網站地圖
逢甲大學

2022年第1屆「文化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地方之名-文化、文物與社會創新研究中的「地方」

deco

2022年第1屆「文化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地方之名-文化、文物與社會創新研究中的「地方」

2022.04.07

 

2022年第1屆「文化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地方之名-文化、文物與社會創新研究中的「地方」

2022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e Name of Localities:Locality study of Culture, Artifacts, and Social Innovation

 

🔹時間:2022.04.22(五)~23(六)

🔹地點:線上TEAMS會議

🔹主辦: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

🔹協辦: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古文書學會、財團法人雲林縣西螺福興宮

 

------------------------------------

🔸【會議緣起】

 

從20世紀以後,因大衆媒體傳播倍速發展,人們移動力大幅度提升,同時跨國資本在國際間流動,相對而來跨國購物中心與觀光業的蓬勃發展,造成地表空間樣貌朝向均質性邁進,過去固著於人群風土與地貌所凝聚的「地方感」逐漸消失。「地方」這個詞在全球化的挑戰下,逐漸被「空間區位」的概念所取代。國際間人群的流動速度雖暫因疫情關係而暫時平緩,長遠來看,全球化勢不可免。

然而人之所以真正活著,是透過他個人身體札根於地方而存在。人之所以為人就是「位居地方」(in place)。因此,「寓居」(dwelling)於鄉土與家園,是人們能理解真實存在(authentic existence)依憑。其中的地方感,是我們依附地方產生主觀情感之所在,也是我們建構自我意識、族群認同的樞紐。

臺灣地方社會早期發展模式係根植於鄉里以農漁業為主的前現代社會,在此社群下的社會宗教連結的凝聚力,多半來自於血緣、親屬、原鄉、生活與信仰世界觀的同一性。這種宗教信仰上的逐漸形成的認同感,由於當代新技術、新媒介、新世界觀誕生後,打破了區域內的定著性,從過去信仰或祭祀圈的固定範圍,透過新媒體的傳播而滲透到社會各層面,成為跨越地域的「文化想像共同體」。

因此,21世紀今日,身處在地方中的當代如何產生地方感?人們在地方中尋求依附感,透過周遭各種努力促使地方更具特色和能見度,提供自豪感與歸屬感。一種是透過地方形貌的再造或引入外部資源的模式來建構地方特色或地方產業,這種做法常被掛在「社區營造」或「地方創生」的名詞之下;另一種便是採取「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或「文物」(historical relic),為當地居民和遊客提供根植於傳統的地方感。有鑒於此,本研討會企圖透過全球化下的地方視野,理解地方研究,並透過不同國家學者的對話,深化本議題的研究。

 

🔸【發表主題】

一、 文化資產中的地方視野

二、 臺灣地方學的發展與願景

三、 文物研究與地方社會

四、 文物與文化資產保存研究

五、 華人文物研究與地方社會

六、 地方與企業社會責任

七、 地方創生的侷限與展望

八、 地方作為文化創意的養分

 

🔸【詳細資訊】:參見 https://reurl.cc/qOAl4N(內含議程、各篇文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