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逢甲大學

只有走過,才知道路的意義|逢甲資工系 黃妤甄

deco

只有走過,才知道路的意義|逢甲資工系 黃妤甄

2025.04.14
國際移動

關於成長這門必修課 我該怎麼修?

高中時,我對大學生活充滿無限的想像。那時的我嚮往自由奔放、充滿機會的氛圍,渴望在自由自在與克服挑戰中找到自我、實現自我。我希望抓住每一次體驗的機會,去探索那個還未曾踏足的世界。回首至今,那股源自好奇心的動力,一步步帶我走向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旅程。

這些經歷讓我逐漸意識到,成長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每一次挑戰與自我超越中,逐漸塑造出更好的自己。

獲選赴美參與為期五周的美國萊斯大學MACHI STEM計畫

獲選赴美參與為期五周的美國萊斯大學MACHI STEM計畫

探索熱情泰國: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

大二暑假時,我參加了由綠色能源科技碩士學位學程朱正永教授指導、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處薛珍華老師協助的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生質綠能淨零排放實作與社會設計服務計畫」,前往泰國清邁大學展開兩個月的實習。我在這次實習計畫所負責的工作是探討智慧工廠的安全性,並通過文獻分析為專案後續執行提供依據。在實習過程中,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共同討論並互相合作,聆聽多樣的觀點,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共鳴,快速擴大了自己的視野。

在工作之餘,我也積極探索這座城市。當地人們的熱情與友好讓我感受到清邁濃厚的人情味,飽覽奇景、品嚐當地的小吃之際,深刻體會到跨文化交流的驚喜與魅力。這段經歷讓我對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有了切身的體會,更讓我夢想在大學生涯能有機會再次走出去,體驗更多不同的生活方式。

清邁教學志工—青年慈善基金會YCF (Youth Charity Foundation)

YCF是位於清邁郊區的收容機構,專門為無家可歸的小朋友提供住所和教育,給予他們一個溫暖的家。

院長曾告訴我們:「唯有教育能打破階級,這是我們改變孩子命運的唯一途徑。」她堅信,儘管面對困難與挑戰,只有透過教育,孩子們才能走出困境,有翻轉未來的機會。

她也相信,上天會幫助孩子度過一切難關,並讓我們的努力為孩子們帶來希望和驚奇。在這次的服務中,我們準備了五個課程:中文、英文、書法、球類運動、電腦課。這些課程不僅是孩子們的快樂學習旅程,也成為了我寶貴的成長過程。儘管語言不通和文化差異帶來了不少挑戰,但孩子們的熱情和積極參與讓一切障礙顯得微不足道。透過肢體語言和情感交流,我們克服了語言文字的隔閡,建立了真誠的溝通。

在青年慈善基金會YCF (Youth Charity Foundation)擔任教學志工,教導YCF的孩子們如何使用AI工具創建圖像、操作電腦。

在青年慈善基金會YCF (Youth Charity Foundation)擔任教學志工,教導YCF的孩子們如何使用AI工具創建圖像、操作電腦。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儘管他們的生活困苦,環境艱難,但依然全心全意專注當下,無論是工作活讀書都是如此,享受每一刻。這一段時間,我學會了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確幸,將所有的感官沉浸於日常的點滴,體會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溫暖。結束服務後,我帶著滿滿的感動回程,衷心感謝像院長這樣奉獻一生的人,也祝福這些孩子們能在愛與希望中健康成長,保持那份純粹與單純。

清萊清孔服務—新生命中心

在結束了YCF的服務後,我們風塵僕僕地前往位於清萊清孔的「新生命中心」繼續進行教學服務。這個分中心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山區的學生能夠更方便地到城市上學,讓他們不再受到交通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而影響正常的學習。新生命分中心起源於泰北的「新生命福音戒毒中心」,由張雨牧師和卓映雪牧師兩位傳道人所創立。由於創辦人為中文母語者,中心提供了專業的中文課程,幫助學生學習中文、並持續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

這次的經歷讓我學到了如何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調整教學方式。學生們來自不同背景,年齡分布較大,學習需求也更為多樣。我學會了如何更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們能夠從課程中更有效地獲取知識和技能,並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我們調整了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適合的節奏中學習。

我們調整了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適合的節奏中學習。

MACHI-STEM at Rice University 美國短期研究交流

從泰國回台之後,日夜夢想能夠再有機會出國學習、體驗,如同剛上大學時充滿想像、期待遠颺。於是,我毫不猶豫地申請參加由美國萊斯大學河野教授主持,專為培育台灣優秀女性大學部科學家的STEM領域短期研究交流計畫 -「MACHI-STEM at Rice University」【STEM是縮寫,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四類學科】;並在學務長游慧光教授的大力支持及逢甲校友會的獎助下,順利獲選前往美國進行為期五周的短期研究交流。

此計畫由該校應用物理系Prof. Junichiro Kono發起,主要目的是為來自日本和台灣的女性STEM大學生介紹美國大學教育,促進文化交流,並增強學生在理工領域的研究經驗,開拓國際視野,啟發未來在學術界的發展。

在萊斯大學美崙美奐的長廊前與MACHI計畫的所有成員合影留念。

在萊斯大學美崙美奐的長廊前與MACHI計畫的所有成員合影留念。

在這次實習中,我研究了阿茲海默症患者照顧者憂鬱情況,專注於問卷分析並探討相關因素。也藉此學會了使用各種分析工具進行資料視覺化並分析資料,並從中得出結論。

此外,在專業領域的英語口語表達上,我也有了顯著進步。儘管起初因語言障礙感到焦慮,但隨著經驗的累積,逐漸克服困難,變得更加自信。這次實習讓我意識到流利英語帶來的溝通力與專業感;同時也意識到自身在語言能力上仍有成長空間,激發了我持續精進英文表達的決心。

在實習中,我研究了阿茲海默症患者照顧者憂鬱情況,並在成果展出時與指導教授合影。

在實習中,我研究了阿茲海默症患者照顧者憂鬱情況,並在成果展出時與指導教授合影。

成果發表後圓滿結束後獲頒結業證書。

成果發表後圓滿結束後獲頒結業證書。

在交流期間內,我的教授和指導老師給予了我極大的支持和指導,不僅每週都會追蹤學習進度,更以無比耐心解答問題並給予寶貴建議。他們的關心與幫助讓我在這短短五週的實習中不斷成長,不僅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也為未來的職業規劃提供了深具前瞻性的意見。

我與美籍教授和亞裔指導老師合照,他們協助與指點讓我收穫極為豐富。

我與美籍教授和亞裔指導老師合照,他們協助與指點讓我收穫極為豐富。

這些經歷如成長道路上的一塊塊基石,讓我在挑戰中不斷超越自我,邁向未來。

成長是一個逐步累積的過程,無論是挑戰還是成就,這些都為我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學習動力。可以說每一步成長都源於不斷挑戰。

衷心感謝一路上幫助過我的貴人,同行的夥伴,以及所有支持與鼓勵過我的人。我將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勇於探索,穩步前行。

 

文|資訊工程學系 黃妤甄

學生分享